编码器介绍
编码器是一种将机械位移转化为电信号的测量元件,常用于测量旋转角度和线性位移。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机器人、CNC加工设备、电机控制、搬运系统等等。编码器通常由编码器头、编码盘、信号处理电路等部分组成,其都有着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长寿命等特点。
按照类型,编码器主要分为绝对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绝对编码器可以直接测量出旋转或者线性位移的绝对位置,即使机器掉电或停机也不会失去数据;而增量编码器只能测量出相对位移,多此一举的话要重新校准。
编码器的精度常常以每圈有多少脉冲来描述,一般情况下脉冲数越多,精度越高。目前市面上有1、2、4、8、16、32、64、100、256、360、500、1000等多种精度的编码器。
编码器可以内置在电机或者其他机械设备中,也可以外置到轴上。编码器的轴安装尺寸是很关键的因素,要尽量和轴匹配,以免由于装配过度或者过松引入误差。
编码器的接口协议有多种,其中SSI协议、RS-422/485协议、CANopen协议是常见的。不同的接口协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编码器使用寿命长,但是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误差过大、信号不稳定等问题时,需要及时清理、维护。注意保持其外部清洁,做到不得有水分、油分、渣滓等附着物接触编码器,可以使用精度达到1%以下的酒精或醋酸稀溶液。
编码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操作、智能家居等领域,在众多机械设备控制中都需要使用到编码器。
随着工业自动化趋势的发展以及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编码器的市场有着很大的前景。而拥有稳定的供应能力、高品质的产品质量将成为厂商制胜的关键。
全球的编码器制造商有很多,其中:欧美品牌ENCODERPRODUCTS、Nemicon、Renishaw和德国Wachendorff表现尤其出色;日本品牌太陽誘電、安川电机和丰田制机等为本土最著名的品牌;而国内编码器制造商也在逐步崛起。各家企业都通过产品的不断升级和创新去保住市场份额。
Q1:为什么编码器信号不稳定?
A1:可能是电磁干扰或者接触不良引起的,可以适当改变编码器的位置或者加装屏蔽罩等。
Q2:编码器失灵怎么办?
A2:在没有备件的情况下,可以先检查是否外部磨损过度,是否有损坏,如有就及时更换。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升级,编码器需要不断提高其性能,加强对复杂场景的适应性。同时也需要针对数据交互、人机交互以及智能化升级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使编码器可以更好地符合工业自动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