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学习编码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合
学习编码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合
浏览次数:192      发布于:2023-05-06

编码器详细介绍

编码器是一种将物理量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的电气设备。在机械传动中,主要用来检测和控制物体的运动角度、线速度等各种参数。它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电机、机器人、医疗器械、汽车工业等各个领域。

工作原理

编码器根据转轴相对位移的大小和方向,通过磁电感、光电感等原理将运动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它可分为绝对型和增量型两种。绝对型编码器每个方向上有独立的位置信息,即使断电或复位也能保留上一次的位置,常用于需要精确的定位和测量场合。增量型编码器只输出脉冲信号,用来计算角度或速度,一般使用在机器人、电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结构组成

编码器一般由旋转部分、线性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三部分组成。旋转部分是由一个承载转子和安装在机器上的一个固定部件组成的。线性部分能够将运动信息转化为旋转部分送来的信号。信号处理部分则能将编码器采集到的电气信号处理为标准信号输出给外部的设备。

性能指标

编码器的通用性能指标主要有精度、分辨率、最大转速、环境温度范围、防护等级等。其中精度和分辨率是影响设备测量和定位精度的关键参数。另外,最大转速直接影响编码器的使用范围。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厂家还会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各种定制化产品。

安装和调试

在安装编码器前,一定要先搞清楚其工作方式和基本原理,尽可能地减少安装误差。装配时,保持传感器的绝对位置垂直于支撑面,调整相对位置时要保证旋转轴线与支撑面垂直。装配好后,可以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检测,检测各个信号线的连通性和相对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维护保养

编码器与环境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为了确保其稳定性和精度,经常需要进行清洗和保养。去除积灰、刮伤和脏污等,使之能够更好地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注意事项

在新设备使用或断电后,一定要复位编码器,避免在机器启动或运动过程中发生失步或抖动。另外,一定要注意防尘、防潮等环境因素。如果长时间不使用,要妥善存放并尽可能的保护好机械的各种部件。

应用场景举例

编码器应用场景比较广泛,特别是在机械传动和工业自动化中。常见的有:

  • 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编码器用于测量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的角度和位置信息。
  • 电机驱动:利用增量式编码器控制电机的速度和位置。
  • 工业自动化:检测和控制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状态和位置信息。
  • 医疗器械:编码器用于各种医疗设备,如医用阀门、输液泵等。
  • 购买建议

    选择编码器时,要考虑其适用范围、精度要求、转速范围等指标,还要根据设备的实际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护等级和环境温度范围。同时,还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知名品牌,这样能够在服务和质量方面得到更好的保障。

    0755-83233703 3003467275 info@hlo-trade.com